Tuesday, March 8, 2011

林嘉丰 (Lim Kia Hong) 游走中西文化 成功打造分销王国

林嘉丰(1973年公教中四毕业)接受联合早报访问,该访问内容刊登于3月3日。以下是有关访问的报道:


李敏雯 报道

林嘉丰(右)与李显龙校友合影
他比西方人更了解中国、也比中国人更懂得西方。正因他从容地结合中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优势,新龙国际(SiS International)主席兼总裁林嘉丰成功打造了一个分销王国。

毕业自公教和华初,林嘉丰有着深厚的华族文化底蕴,但他当时不随波逐流,1978年毅然选择到美国深造,还报读了当时非常冷门的学科——工商管理。不过几年美国的求学生涯,让他摒弃了很多传统和局限,明白了只要有心去实现,梦想也可以成真。

林嘉丰日前受访时忆述了当年上的第一堂市场行销课程时的情景。他说:“教授问我‘你干吗抄个不停?’(新加坡学生的习惯)他说你不用抄,这些都是我讲给你听的,你若只会把我所告诉你的再转述给我听,那你市场行销的能力差得一塌糊涂。”

他恍然大悟,于是摒弃了很多传统的思维方式,开始乐于创新,并大胆尝试新事物。

林嘉丰1981年回国后继续服兵役时,微型电脑还被当成一项新科技引入到军事。他当时赫然发现,一些在欧美很容易买到的微型电脑,在东南亚却很难觅得,他因此挖掘到了商机。

独具慧眼的林嘉丰很快意识到,这股高科技旋风很快将登陆本区域,而当时正是个将高科技产品引进区域的时机。他于是在短短10年里,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分销系统和庞大的经销商网络,为厂商的产品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赢得了市场的口碑。新龙国际共代理了苹果、惠普、IBM、联想、微软等众多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拥有超过近万家各地经销商,成为香港的“微电脑分销大王”。

被问及成功秘诀,林嘉丰指出,当时“知己知彼”,对亚洲和西方都了解,才让他有机会从一家由零做起的小公司,在众多海外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他说:“西方企业的做法和我们华人不一样,他们比较注重短期成效,不会考虑三到六个月以后发生的事。换句话说,若六个月内没有成绩,他们就退出。这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我们就从长计议,成功取得市场份额。”

林嘉丰也指出,西方企业的文化是铁面无私,今天可以与你很好,但明天不合就马上分。相反的东方人比较讲感情,重关系,这教会了他如何随机应变,与什么类型的生产商打交道,就用什么样的方法。

此外,林嘉丰也懂得用人,拥有一支能干的团队,很多员工都与他拼了二三十年,林嘉丰也从来不摆老板的架子,虽然掌管年营收超过10亿美元的大企业,平时公干还是和员工一起搭经济舱。

林嘉丰对此,只轻描淡写地讲了一句:“短短几小时,经济舱与否,又有什么分别?”

就这样,林嘉丰将当时一个新加坡的小公司,漂洋过海到香港和泰国上市,这位“过江龙”乘风破浪,不仅成功打入市场,还占了市场的领导地位。去年11月底,新龙国际以不少于1亿3000万美元(1亿7000万新元),脱售旗下在新加坡、香港及马来西亚的资讯科技分销业务。  

买家是怡和控股(Jardine Matheson)旗下的怡和科技(JardineOne Solution,JOS),它是一家以资讯科技服务及方案主导的公司,也是新龙国际20多年的竞争对手。

尽管获得买家垂青,林嘉丰并不满足于此。他说,2011年是个非常具挑战性的一年,因为他又要进军新的领域,把新加坡、香港和马来西亚的IT业务从分销的层面上“更上一层楼”到分销管理服务(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ervices),与海外财雄势大的竞争对手一较高低。

新龙已经承诺两年内为怡和科技所收购的这些分销业务提供管理服务,并按月收取固定费用。

这家公司也将利用脱售资产的所得,到全球其他市场拓展分销管理的新业务,比如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越南和柬埔寨等,让其资讯科技分销业务在当地发扬光大。

新龙国际去年的营收突破10亿美元大关,是本地在海外创业的成功例子。公司于1983年成立,1992年在香港证交所上市,2004年又在泰国上市。这家公司在本地注册,由林嘉丰和其姐夫林惠海、哥哥林家铭一起打理。

记者采访林嘉丰正好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新旧年交替的那天。日以继夜不断耕耘的林嘉丰说:“过了今天午夜,一切又必须从零开始,以前的业绩只不过是历史。”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