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7, 2012

Han Tan Juan 韩山元

韩山元1955年毕业于公教中学附小

韩山元1942年生于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半岛柔佛州。现为新加坡公民。1949年,他随母回海南岛,在乡下念小学,1951年返新加坡。1955年毕业于公教中学附小,1962年毕业于中正中学高中部.韩山元曾任《知识报》、《民报》编辑兼记者.1983年起任《联合晚报》编辑兼记者,后任副刊部代主任。1996年年中调到《联合早报》任执行级记者兼编辑。20045月底,退而不休,继续活跃于文教界,并报读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班。他也活跃于社,1985年起担任新加坡海南会馆理事,现为该会馆文教部主任。

2012317日《联合早报》于言论版交流站发表了题为《我们有双语优势吗》的短文,其中提到“我曾参加过母校公教中学校友会纪念特刊的编撰工作,征稿时收到很多公教中学高中毕业的校友,有在军界、警界、商界、各政府部门担任高级职务的学弟,写来的是英文稿,问他们为什么不用华文,回答是:华文写不出来了。”。

希望校友读后提醒自己,我们的终身学习一直应该是“双轨”之旅啊。

韩山元:我们有双语优势吗?
常常听人说:新加坡有双语优势,但是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新加坡实际上是单语强势的社会,真正通晓双语的人其实很少,精通双语的人才更是难求。

很多华人会讲华语,但那是日常生活会用到的简单华语,到小贩中心点食物、咖啡店叫茶用得上,但是谈论国家大事、民生或人文历史的话题。很多受过中等或以上教育的华人就很难用华语表达,换言之,他们的华语是文化含量很低的巴刹华语

最近发生了好多事件,一再告诉我们,新加坡的双语水平是一高一低,高者并不高到哪里去,低者则低到词不达意,不知所云,让人啼笑皆非。
马林百列市镇会日前在乌美1道第319座组屋升降机旁,张贴了一张中英文告示,提醒宠物主人要清理宠物在公共场所留下的排泄物。这张告示的中文有漏字和语句不通等。短短两行字,错误竟达10处。这张告示海报从制作、印刷到张贴,过了一关又一关,竟然没有人看出那么明显的疏漏和错误,难道马林百列市镇会的人都是华文的文盲?他们没有接受过双语教育吗?
再说说近年来华人社团为了自我更新,引进了一些专业人士当理事,他们讲方言与华语都是词不够用,讲三两句就死火,只好转换波道,改用英语。我知道,有个会馆的理事会开会,竟然以英语为第一语文,有些理事几乎是完全不会讲华语。他们在学校不是有学华文的吗?

新加坡越来越多工商企业,明明是华人开办经营的,却没有华文名,我接触过这样的只有英文名的公司的老板,问他为什么没有华文名?回答竟然是有个华文名就显得土里土气。的确,很多没有华文名的公司照样赚钱发财。我认识几个来自中国的商人,他们的公司都只有英文名,没有中文名,我问他们为什么?回答是入乡随俗。这些公司的老板和执行人员的名片,全都把华文驱逐,只见横行的豆芽,不见方块

许多原来在传统华校(从小学到中学)接受母语教育的成功人士,到了社会上工作、经商或当官之后,就自废华文武功,华语还能讲,华文文章不能写。我曾参加过母校公教中学校友会纪念特刊的编撰工作,征稿时收到很多公教中学高中毕业的校友,有在军界、警界、商界、各政府部门担任高级职务的学弟,写来的是英文稿,问他们为什么不用华文,回答是:华文写不出来了。
学了12年华文,最后是将华文荒废,这是不是一种教育的耗损呢?能全怪这些弃华文不用的成功人士吗?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他们离开学校也就离开华文,在工作中几乎完全用不到华文,十几二十年下来,华文早已经生锈,不能再用了。
他们的子女看到老爸老妈弃华文不用(因为没有用的必要),能看得起华文吗?他们愿意步老爸老妈的后尘吗?我的一名老同学说:我也希望孩子能掌握华文,极力鼓励他们学好华文,他们问我一句话:学了华文将来像你一样把它丢掉,学来做什么?我哑口无言了。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不能不担心,我们只是抽象强调华文重要,但是具体做法上则是华文可有可无。如果这个局面没有扭转,我们哪有什么双语优势?

双语政策绝对是好,建立双语优势完全有必要,但将双语政策落实到行动中最重要。双语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看学生在学校学习双语的成绩如何,更看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有没有继续使用双语,如果在学校学双语,离开学校就变成单语者,双语教育的成功就要大大打折扣了。

双语政策尚未成功,国人仍需努力。

(上文发表于2012317日《联合早报》言论版交流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