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7, 2010

张东孝 Daniel Teo Tong How: 变公教旧校舍为艺术中心 张东孝砸250万回母校听钟声

Daniel Teo studied at Catholic High from 1956 (Jr Middle 1) to 1961 (Sr Middle 3). Below is a report by Zaobao today:

  公教校友、煌孝集团主席张东孝对母校感情深厚,他事业成功后不忘回馈母校,去年和好友一起标下由两栋建筑组成的公教中学旧校舍,虽然租期只有九年,却不惜投下250万元改建成综合艺术中心“222 Queen Street”。当他再次听到校舍隔邻教堂传来的嘹亮钟声,觉得就是那少年时代熟悉的钟声召唤他回到母校。
很难想象,当年在旧公教中学课室默默上课的少年人,有一天会成为新加坡的著名房地产发展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要让自己的母校旧貌换新颜,在新时代里,为它找到新的使命,使它在几个月后,成为一个具特色的多元综合文化艺术中心,同时不忘保留母校的历史和文物,在建筑中设立校友厅,也拟议兴建一个公教博物馆。
■ 悠扬的钟声唤醒回忆
  这名公教的优秀校友,就是67岁的煌孝集团(Daniel Teo & Associates)主席张东孝。他的夫人是新加坡著名芭蕾舞蹈家吴素琴。张东孝本身曾留学澳洲学建筑,对于音乐、舞蹈、美术、集邮等都有浓厚的兴趣。
  访问当天中午,窗外忽然传来隔邻教堂的嘹亮钟声,他感触良深地说:“这是我最熟悉的声音”。也许就是这阵阵悠扬的钟声,一再唤醒这位老校友在公教六年学习生活的回忆,使他毅然砸下250万元的重资,为一座废弃了20年的旧四层校舍,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他说:“刚搬进来时,发现这里的情况非常糟糕,厕所卫生条件差外,电线很多被人偷窃。本来学校是和教堂相连的,后来已被一道灰色围墙所分隔。”
■ 为文化区增添光彩
  在回忆校园生活时,张东孝说:“当年有很多儿童修士,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一律剪光头,非常可爱。不得不提的是创校校长、法国籍的劳爱华神父,后来的张世典修士和宋宝书修士,后者到马来西亚创立吉隆坡的公教中学时,我们还经常有联络。”

  张东孝一度是公教校友会董事。对于自己目前的一系列努力,他说是在回馈母校和社会。
  旧公教中学位于奎因街和滑铁卢街之间,校舍在原址已经矗立了75年。张东孝说,集团去年和另一名志同道合的好友刘先生(Andrew Lau)成功标到这个由前后两栋建筑组成的旧校舍,并把它取名为“222 Queen Street”。目前整个维修工作还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预计工程将分段在四至六个月内完成,可以预知的是,到时将为这个新加坡最有文化、艺术环境和气氛的地区,增添异样的光彩。

  近几年来,在多方面合作下,本地有不少旧建筑改为艺术场所,其中如附属于新加坡美术馆的“8Q当代美术馆”,前身是公教附小。而位于爱美丽山的Old School展馆,曾是美以美女中的旧校舍。空置多年的Alkaff公寓,未来也会改建为综合性画廊、博物馆和餐馆的休闲去处。


  当局认为:拥有丰富历史的建筑物大多位于黄金宝地,具有人潮众多,交通方便,靠近市区的优点,这可帮助发展商和经营者节省重建的庞大费用。
■ 希望公教校友捐献文物

  重要的是,正如张东孝所说:“这些旧建筑都富有历史和艺术观赏价值,虽然目前新加坡只有百余间保留性建筑,我们这次的租用期也只有短短九年,在翻新时,还是要照顾到保留建筑和历史古迹的条件要求。”
  那么,旧公教中学又会留下什么珍贵文物和遗迹?

  他说:“我非常希望能发动校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尤其捐献一些珍贵纪念品给公教博物馆。目前找到一个杯子,是李资政夫人当年把两位公子李显龙总理和李显扬送到公教读书时的家长纪念物。公教校友广泛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相信他们手头,一定有许多宝贵的公教文物。”
  另外,维修后的综合文化艺术中心,除了保留原有的楼梯、木门、壁画,墙上的校徽,黑体的书法校名也重新粉刷,上色,公教校友熟悉的四楼礼堂中的学生画作,也是重点保留项目之一。”
80%空间作艺术用途
  张东孝谈到综合文化艺术中心的具体用途和规划时说,整个四层楼的可用面积是6000平方公尺,在维修完成后,其中80%将作为艺术、文化用途。

  基本规划是:注重新的概念和传统的保留。目前使用的是二楼和四楼的空间,出租率高达70%。 


  ●一楼:

  全部冷气的一楼,将作为餐饮用途。但经营上不走高格调路线,服务对象是一般公众人士,定位在提供快餐,让上门的顾客至少有五六种口味选择。
  ●二楼:
  艺术与画廊将是主打。目前已成功吸引到一家德国画廊Art Trove前来。
  这里也是张东孝展示私人收藏品的美术馆。有好些绘画作品,是当年他在金炎路与一名瑞典画商共同开办画廊时的收藏。
  目前在二楼展出的,是公教前美术老师冯所尧的“创意美学系列”水墨画。
  ●三楼:
  这里将是3D电影院所在地,也是音乐学院、摄影艺术工作室和乐活健身室。同时是一间大型校友厅,以后供校友活动的地点。
  ●四楼:

  四楼将为公教校友带来最多温馨回忆。这里是目前的小型校友厅和未来的公教博物馆所在地,过去则是学校礼堂。


  之所以利用这个空间,是因为它的屋顶够高,空间也够大。校友们将可回来观赏当年他们在这里的墙上留下的众多画作。
  四楼也是“新加坡芭蕾舞蹈学院”的新址。过去该学院一直在福康宁山的艺术中心活动,目前共有学生500多名。

Monday, April 5, 2010

吴韦材写黄伟光老师 Ng Wai Choy

吴韦材,公教校友,全职作家,以小说、散文、杂文、诗、游记等文体发表过不少作品,其中尤以游记风靡不少读者,并掀起一阵年轻人的自助旅游热。

1983年,他与一位摄影同伴做长途自助式旅行,并在《联合晚报》发表游记,一共持续三年。1987年开始在《联合早报》发表游记,称为《背包走天涯》。其他著作有《吴韦材怪谈》、《解连环》、《泥土手记》、《九个半女人》,其中《泥土手记》获得1991年度散文组全国书籍奖。

1997年离开南极后,他到中国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系学习1999年底回国。现在专注于舞台剧演出项目,最新剧作为《友善角落》、《生命中难以承受的猪》(我爱猪猪),最新著作为《吴韦材异境奇幻》及《吴韦材错体古典》。 2000年,他在互联网上设制一个属于自己的网页,称为摇摇网(yoyonet.com)。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网页内容共分成十大栏目,即《情爱生活》、《饮食男女》、《精品文化》、《美丽世界》、《新元素时代》、《家居空间》、《健身所知》、《网友优 待》,而《车迷乐园》及《近期推出》还在筹备中。在这些栏目中,又分成许多小栏目,如在《文化精品》中,又包括了《激情感官》、《收藏家与艺术鉴赏》、《雅俗共赏》、《电影弹赞区》、《接触吴韦材》、《娱乐前线》、《传统戏曲荟萃苑》,让网友能在这里接触到艺术工作者、作家、名人、主持和学者,互相交流人生品味与心得。

今年三月,校友会组织了三峡游,这是他四月5日在联合早报发表的有关文章。文章里特别提到了今年八十多岁的黄伟光老师。

‘  校友会组织三峡游览团,80余名不同年代的校友一齐畅游。更教人值得高兴是,我还看到张校长和两位教过我的老师。校长与老师,年纪也都确实老大了,但他们精神状态都很好,更幸运是一路上只要有机会,我都能跟随在长者身边,尤其黄老师,那头偶尔飘飘然、积累着人生丰富智慧般的白发,还有慈祥可亲的言语,有时甚至还来点幽默,让我这趟旅途倍感温馨难忘。
其实是,我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我想假如不是现在的我而是20年前的我,相信这份感触还不至于如此强烈。可现在我也是个老师了,有些心情,现在的我就如有了默契般,也明白了多一些。
我相信黄老师也有过他自己的老师。就如同在我生命里曾经有他出现的这一段时光。或许以前,日子匆忙的我没时间去细细回顾这些过往,但如今老来我就明白了,人的一生形状,更多时候是在不断的回顾里塑模成型的。
这就像,我最初写游记时总喜欢原汁原味的现场感,写到后期我才发现,一座山一片海一个城市所能给我最确切的体会,其实是过后重新在自己思维里将它们再次塑模起来的时候。就因有所沉淀,所以倍感清晰,就如那座山那片海那个城市,真正烙上自己的体会,那才是真正到过的。这也就如一个人,一段过往,或是人生的某个阶段,也因为凝合上自己不断反复的回顾,它们才越加真实地牢固起来——除非我刻意铲掉自己少年时代让它随风而逝,但假如无论那时代是甘甜是苦涩我都认为是自己一生里无法分割的部分,那么我更愿意使它们坚固起来,那就是我,而我要完整的一生。
旅途上有位92年毕业的小学弟很天真地问我,当然,问这问题时他只是一片坦然的直觉,他问:“你们每次聚会无论多人少人都是这样一齐唱校歌的么?”我说,“对啊。”他问, “不会觉得怪怪么?”我笑笑说,“不会啊。”看他神情还是不甚明白,我就安慰他,“你现在还小,等你年纪再老大一些,等你一天感到有些自己青春年少的记忆渐渐被磨得模糊时,你就会大大声一齐跟着唱了。”我都还没告诉他,唱校歌有时唱到感觉涌来之际,好像唱完就可以坐下来上课,感觉空中就像有个熟悉瞬间,虽闪电而过,却那就是真实。
旅途上,黄老师的手常扣在我臂弯里,下梯级时,他会稍稍用力,黄老师是我们训育主任,他教学风格还是挺严厉的,除教授课文,黄老师更多时间是教我们这班猢狲如何好好做人,当年年少的我,并没强烈感觉到这一课人生启蒙是紧紧地扣在他的指引上,如今在我臂弯里,在这绵延不断的山峦和这源远流长的江河间,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这指引过我的手,除了人与人的信任与温暖,也确切地感到在一个老师与一个学生之间,其实就是一份深深凝成的情谊。
快半世纪了。半个世纪前这些师长掀开我们人生道途的启蒙,半个世纪后今天,我们还能携手并行于山水间的美好人世,一分,一秒,都是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