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6, 2015

“公教人”的十载周会

20150313日 联合早报

位于武吉知马的马城,每周都迎来到此聚会的一群人,迄今已有10年。这群人中,有公教前校长、前华文老师,以及一群现年五六十岁的公教校友。



这些校友大多在奎因街旧校址成长,于1965年中四毕业。旧校园虽然狭窄,没有一根草,他们却怀念那段济济一堂、情同手足的少年岁月。

区如柏/文·图

十几年前,武吉知马的赛马场已搬迁到格兰芝,留下来的马城并不寂寞,它已改装成多种用途的场所,昔日的部分观众席则成为一些“公教人”每周一聚的天地。

他们当中,有88岁高龄的公教前校长张世典修士、70来岁的前华文老师陈捷觉,以及一群五六十岁的老板和专业人士,也有德士司机,三两个圣尼各拉女校的校友,她们是公教校友的夫人。

只见两张大桌子摆满了五花八门的糕点和甜品,小桌子则是咖啡、红茶、中国茶的供应处,非常丰富。

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1965年公教中四毕业的杨宽新说,这个校友聚会已经举行10年了。这10年来,他们风雨不改,每逢星期六上午9时至11时,在这里享用早餐,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杨宽新说,只要是公教校友都欢迎参加,大家每周一聚联络感情,交换信息,不少校友驰骋商场或到国外投资,他们都有宝贵的经验和信息,互相交流对大家都有好处。这个聚会不允许谈个人的恩怨,其他课题如政治、经济、民生……都可以高谈阔论。

谈起尊师重道的课题,杨宽新说,从前的公教学生就像一个金字塔:顶尖那一层是成绩最优秀,表现最杰出,能为学校争光的学生,最得校长的青睐;中间那一层家境富裕,是学校筹款时的好学生;下面那一层学生的家境不富裕,表现也不算杰出,可是他们最会感恩。

老校长老教师也是聚会常客

老校长张世典修士生病了,学生(校友)照顾他;教师节到了,校友们都会记得陈捷觉老师诲人不倦的恩惠。

张世典校长在北京长大,说得一口漂亮的华语。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赴美国深造,1952年到公教教英文,1960年至1974年出任校长。张校长多才多艺,尤其音乐造诣很高;在他主持校政期间,亲自领导和推动军乐团、合唱团及管弦乐队的活动,还亲自担任管弦乐队的指挥。

在张校长的督导之下,公教的军乐团、合唱团和管弦乐队不仅常在新加坡表演,还常常到国外演出,深获好评。他任校长期间也是公教的辉煌年代,培养了许多双语的优秀学生,后来这些学生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

陈捷觉于1964年在南大中文系毕业后,便到公教执教。1999年到了退休年龄,校方一而再地留住他,直到2010年才真正退休。他在公教45年期间,曾担任训育主任及华文科主任,他教过许多两代(父子)的公教学生。他的心境年轻,跟校友打成一片,是校友聚会的常客。

怀念青葱岁月

1992年公教中学搬迁到碧山22街的校园宽敞的新校舍,但对在奎因街旧校址成长的校友们而言,旧校园虽然狭窄,没有一根草,他们却怀念那段济济一堂、情同手足的少年岁月。有些校友如曾宪相出国公干还惦念着这个周末聚会,留下支票购买糕点。即使是那些并不富裕的校友也会常来,并带来点心。

聚会的联络人杨宽新说:“我们是不分职业,也不论地位,只要是公教校友就欢迎光临。”陈捷新也说,校友们很注重传统,在庆祝端午节、中秋节或举行一些讲座时,七八十人济济一堂,平时至少也有20人。

马城怎么会提供这么宽敞的场所和这么优质的服务给他们?原来马城三楼的中餐馆是张承志校友经营的饮食业务。

杨宽新说,他们当中很多人是1965年中四毕业的,趁着今年是建国50周年,他们将物色奎因街一带的餐馆举行聚餐会,纪念他们在奎因街公教中四毕业50周年。


公教中学80

1935年:

来自法国的劳爱华神父,以小坡奎因街天主教圣伯多禄堂前的一间小茅屋为校址,创办公教中学。初期公教收容30名失学的儿童。

1936年:

该校第一座三层楼校舍和另一座教师宿舍竣工。1937年初公教开设初中班。到了1939年底,公教培育了第一届初中毕业生。

1940年:

增加高中部,成为一所完整的中小学。公教第一位校长为姚国华,劳爱华神父为督学。劳爱华神父自创校初期就提倡中英文并重的双语教育。

1945年:

新加坡光复后,公教复校。经过多年发展,1979年被教育部甄选为九所特选中学之一。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公教校舍不足,且受邻近兴建酒店工程的噪音影响,中小学先后搬迁到四个不同的校址上课。

1992年:


坐落在碧山22街的公教新校舍竣工落成,中小学师生集中在自己的校园上课。